7月16日晚间,广汇汽车公告称,其股票当天收盘价为0.87元/股,已连续19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/股,即使后续1个交易日涨停,也将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。次日,广汇汽车开盘即一字跌停。
无论是在中国汽车行业,还是在资本市场,这都是一个历史性时刻。
事实上,广汇汽车的经营状况并没有足以致死。它没有ST,也没有立案调查等合规问题,去年年报被普华永道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;尽管它2022年大幅亏损,但在2023年也实现了扭亏;即使锁定“面值退市”,也成为A股史上同类市值最高的公司。
真正让广汇汽车走到退市深渊的,其实是市场对其代表汽车旧时代的业务模式的抛弃。
作为超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,广汇汽车过去主要依靠合资品牌授权4S店获得收入,在很长时间里都赚得盘满钵满。但近年来,随着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新能源快速发展期,跨国车企产品没有跟上节奏,合资汽车销量大幅萎缩,广汇汽车也受到冲击。同时,随着广汇汽车这种重量级股票退市,“面值退市”这种残酷的清退方式也再度被放到聚光灯下。背后除了退市股的基本面,围绕投资者保护、情绪面羊群效应下有无个股被错杀等讨论,并没有随着广汇汽车退市而终止。
2、新能源的冲击
广汇汽车成立于1999年,控股股东是创建于1989年的广汇集团,实际控制人是曾被称为“新疆首富”的孙广信。
2024年5月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显示,2023年广汇汽车共销售乘用车(含二手车)71.3万辆,全国排名第一;营收为1380亿元,行业排名第二。
可以肯定的是,随着广汇汽车被“面值退市”,无论是可转债还是增发,投资者都可以说是亏惨了。
这是因为,无论是增发,还是可转债的“偏股性”,投资者的锚归根到底还是广汽汽车的股票价值。随着广汇汽车退市,股票价值也会因流动性因素大打折扣。
面值退市潮下,这些亏惨了的投资者该如何挽回自己的损失,这样的悲剧并不会随着广汇汽车的退市而结束。